佛事用品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与此同时传入中国。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
中国佛教艺术的飞跃发展,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大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中国美术和雕塑艺术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绘画方面,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等画家,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画的技艺和风格,一方面又受到了来自印度的佛教绘画表现手法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大多面目清瘦、神采飘逸,这基本上是南朝士大夫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
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留传下来的金铜佛像数量很多。此外,闻名于世的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两大石窟,都是这时由国家主持开凿的,规模巨大,空前绝后,显示了非同凡响的宏伟气势。
隋唐的佛教艺术,形成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菩萨像,显得雍容华贵,颇似唐代宫廷贵妇的形象,衣纹褶皱也是线条流畅,富于节奏变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佛以及敦煌石窟中唐代壁画和塑像等等。
五代宋以后,还出现了许多罗汉像以及各种各样的观世音菩萨像,有些完全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创造出来的。这些像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佛教艺术的表现内容。从造像的风格上看,则更加贴近生活,世俗化的味道也更浓。这时的佛教艺术,无论从表现内容还是艺术风格上来看,都已是地道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产物。
艺术来自传承,所谓的创新其实本质也是历史文化的一部份,本我容乃大。
中国佛品艺术小史
2012-07-21 00:00 浏览: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