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珠  香道  _佛教用品  南京佛事展  倡导科学放生护生  菩提子佛珠  苏州佛事展  檀香  佛教  佛教文化 

耀智法师在广州增城百花古寺庆典开幕式上致辞

   日期:2025-02-24     浏览:60    
核心提示:2025年2月16日上午十时整,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广州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拉开序幕,广东省佛教协会

2025年2月16日上午十时整,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广州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拉开序幕,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百花古寺住持耀智法师致开幕词,以下为致辞内容: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诸山长老、大德法师、四众同仁:

大家上午吉祥!

春和景明、万物生长;千祥云集、众善际会。此刻此景、吉日良辰,我们齐聚南香山麓,隆重举办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值此千载一时、一时千载的殊胜因缘,天人欢喜。我谨代表广州佛教协会和百花古寺,向莅临庆典仪式的各位领导嘉宾、诸山长老、大德法师、四众同仁及护法善信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今日庆典,来自国内各地与海丝沿线国家的宾朋齐聚一堂。这不禁让我们回顾起广州曾经是历史上的海滨法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站与终点站,曾是中外僧人西行求法和东来授法的港口和集散地,也是南方的译经中心,伽蓝遍布,高僧辈出,成就了一段辉煌的佛教文化历史。这一辉煌历史的延续,并没有停滞不前。今天,百花古寺的落成,正是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

接下来,我将从百花古寺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建设工程、弘法理念与实践定位以及本次活动文化主题与对外交流三个方面,向大家作如下汇报:

01 百花古寺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建设工程

南樵百花,增城圣地。百花古寺,坐落于南香山南麓,南香山古称南樵山。南樵山与西樵山、东樵山(罗浮山)并称三樵,乃广府三大名山之一,有着丰富浓厚的文化底蕴,如山中明代大儒甘泉理学湛若水所建之莲花书院;明代世宗皇帝所赐建左丞相侍郎霍韬之墓。百花古寺前身为白花书院,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增城建制于汉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比增城建市早151多年,故有未有增城,先有白花之说。尽管历史上多次遭遇战乱与自然灾害,百花古寺屡毁屡建,历经千年风雨仍不改其弘法利生而重光之愿。1920年前后,咏禅法师担任住持,发愿重建,移址至南香山脚下的双鱼岭。然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百花古寺再度被毁。

直至2013年,百花古寺所在地的双鱼岭规划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需要被征拆,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与广大信众的呼吁和支持下,得到党政领导的重视批准异地重建百花古寺。我本人也被动的承担起筹建工作,因当时正值大佛寺征拆和建设的关键时期,无力承担百花古寺的筹建工程。但我作为广州市佛协会长,深知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地位,因历史原故和现实原因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广州佛教场所规模小、数量少,需要一所具备传统建设格局和适应当代弘能齐全的佛教场所,来担当起都市佛教的弘法利生、文化研究、对外交流、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在此困难与矛盾当中,得到当地乡贤温洪标先生的大力支持,带资启动了百花古寺的建设工程。由于有了温先生启动建设,让我在后来接手建设中比较顺利的开展,也感谢在座的各位善长仁翁的大力扶持。虽然现在还是有负债的困难,但通过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创业,百花古寺终于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南香山下。百花古寺建设历程虽有压力,更有动力。佛法是众生的,寺院是社会的。百花古寺是社会的公共文化场所,更需要社会大众的大力扶持。

重建后的百花古寺是广州中心城市的重要场所,位置独特。百花古寺北靠南香山是东部城区新中轴线的龙脉之源,政府为此打通一条通往南香山风景区的登山步道,东接增城区中心是往广州市区中心的路经之地,西连广州市中心区天河只需要20分钟的车程,南临东莞直连深圳、香港等城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的交通枢纽;重建后的百花古寺之所以命名为百花,既体现百花盛开的生态美感、又展示百家争鸣的文化多元,传承传统文化及弘扬古人智慧;重建后的百花古寺已经建成了第一期的殿、堂、寮等传统学修道场及书院、研究机构、培训中心等现代文化教育功能场所。完成建筑面积六万多平方米,完成东西两边湖溪园林造景面积两万多平方米。

02 百花古寺的弘法理念与实践定位

在百花古寺的建设中,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建设任务:一是以传统中轴线殿阁布局及东西两边水糸园林造景,作为对外朝拜旅游区域;二是利用寺院以北的采石废弃矿坑拟建景观宝塔,塔内设立艺术博物馆,周边废石雕刻摩崖石窟,作为对外文化艺术展示;三是创办律学院(佛教戒律讲堂)、禅学院(佛教正念禅修)、净土学院(佛教念佛法门)及莲花书院(传统国学讲堂)为四大板块为框架的综合性传统文化教育学院,作为教育中心;四是成立中医与营养研究院,创办老人院及康复医院,集正念禅修与身体保健为公益慈善的康养中心;五是以特色造境、遵生营境、画意营境及正念入境等园林康养,建设成为生态寺院的示范基地。百花古寺在五位一体的弘法理念指引下,建立起寺院切实可行的实践体系和创新型文化传承与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格局。

基于此,百花古寺的不仅弘法理念愈加清晰,而且实践定位更加精准。实践定位拟从弘法实践和共修实践来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岭南佛教文化的传承地。岭南佛教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分支,自菩提达摩东渡广州以来,便开启了禅宗中国化的历程。达摩所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为岭南佛教注入了独特的精神内涵。六祖慧能进一步弘扬南宗禅,提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推动佛教从士大夫阶层向民间普及,所以毛主席说《六祖坛经》是人民群众的经,奠定了岭南佛教雅俗共融、注重实践、兼容并蓄的特质。这种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精神,使岭南佛教既保留了印度禅学的精髓,又与中国本土思想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百花古寺作为岭南佛教传承的重要载体,其前身白花书院见证了从儒家文化到佛教的转型,体现了儒释交融的独特路径。寺内既供奉佛陀,也曾设儒士讲学之所,如今更规划有莲花书院,践行三教和合的岭南传统。历经多次毁建,百花古寺名称从白花到百花的演变,不仅象征着佛教文化的绵延不息,更承载了禅宗一花五叶思想的延续。

二是粤港澳大湾区佛教的传播地。自古以来,广州与香港、澳门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其中穗港澳佛教界更是同根同源,一脉相传。近年来,随着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广州佛教界在省市统战和民宗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主动作为,积极发挥佛教界的优势,加强与港澳地区文化交流。2020年,广州市佛教协会举办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节,打造穗港澳佛教文化品牌,提高三地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向心力,强化穗港澳三地岭南佛教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在源头上梳理三地佛教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法脉传承。百花古寺的落成,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佛教文化传播基地,来推动岭南佛教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摄与交流传播,形成多方互动与协作。

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佛教文化交流地。佛从海上来是历史上佛教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为中外僧人提供了交流往来、取经求法、传教弘法的路径。借助海上丝绸之路,许多佛教经典得以传入中国,并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其经典和教义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其他国家,佛教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互相借鉴、互相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共同繁荣。沿着前人的足迹,广州市佛教协会开启了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从2015年起,广州市佛教协会陆续主办莲开一路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海上丝绸之路与岭南佛教文化、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等活动,开展了圣地朝圣、文化考察、交流互鉴、参访高僧、供千僧斋、公益慈善、疫情救援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与合作,以民间与信仰交流助力了国家对外的宏观交流,在交流中增进友谊,在交流中凝聚共识,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认同与理解,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佛教界的力量。百花古寺的落成,将作为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基地,增强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通互鉴。

四是实修亲证的践行地。在实修方面,百花古寺将深入践行如来禅、祖师禅与净土念佛为基本遵循的三大行门,构建以禅宗、净土宗、律宗为框架的完整修行体系,加强与大佛寺联动,弥补大佛寺弘法有余而实修不足的缺憾,形成学修联动、解行相应的统一。依托百花古寺实修的办道环境,组织绵密禅修、精进念佛及持戒守规的实证因缘,为都市不同人群、不同根机的群体提供调理身心、消除烦恼、净化心灵修行平台,在解门上为行门提供一个理论高度,形成正知正见与真修实证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学修体系和实践平台。

五创新服务的示范地。广州百花古寺在推进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积极探索佛教文化创新路径,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寺院不仅深化了佛教文化的本土化建设,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的战略,尤其在佛教文化普及、社会公益服务及现代健康理念的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及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讲话精神,百花古寺与大佛寺携手,创新性地融合佛教智慧与现代健康理念。寺院通过园林康养设计,打造禅意绿色空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园艺疗法利用植物互动激发自然疗愈力量,帮助现代人缓解压力,提升身心健康。

此外,百花古寺还积极推进康养中心的建设,创办中医与营养研究院,并设立老人院及康复医院,提供公益性养生服务,结合佛教养生理念与中医智慧。与哈佛大学合作举办癌症康复营、开展佛教与心理学、临终关怀等专项研究,提供了身心灵的全方位支持。此外,围绕生死轮回、安宁疗护、终极关怀主题的生命教育论坛和师资培训,推动了佛教特色的生命关怀体系建设,为佛教文化在现代医疗健康服务中的实践开辟新路径。

通过这些创新服务,百花古寺不仅促进了新时代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为社会和谐与公共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佛教中国化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的创新服务示范地。

03 本次活动的文化主题与对外交流

本次活动主题是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这是落实百花古寺的弘法理念和实践定位的传承与创新使命。活动依托百花古寺落成开光的缘起,探索岭南佛教文化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的传承与转型。

一是活动展示了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中的禅茶和雅、梵音吟唱、普觉琴社、广式花艺、盈联创作、岭南书画、英歌战舞等多样性的禅意表演和威武演出,其表演形式不仅承载着佛教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充分体现岭南非遗文化在现代佛教活动中的创新呈现,展示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有机融合。

二是活动呈现了岭南园林造景与生态智慧的艺术风格,通过举办正念禅修与生态园林的学术论坛,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并为生态伦理学提供了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引。无论是佛教中国化的禅宗思想,还是全球禅修实践,其核心都在于改善内在心灵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禅通过正念入境、园景融禅和内外共生,强调自然与心性的和谐统一,推动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尊重。百花古寺结合岭南园林风格和生态智慧,建设了生态友好的宗教文化空间,体现了禅内外共生的理念,落实了国家习近平主席的生态文明思想、省委黄坤明书记的绿美广东建设、省民宗委张科主任的一寺一景观的寺院美化、市民宗局汪茂铸局长的绿美宗教活动场所的绿美示范。

三是活动加强了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佛教文化交流,讲好了中国佛教故事。斯里兰卡以三大教派的僧王为首,组织了强大的代表团,特别为此次活动赠送了两株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的圣菩提树,并在百花古寺落地种植繁衍,象征着中斯两国佛教友谊的地久天长;泰国作为佛教国家,以副僧王印和与世界佛教联谊会会长泊洛先生为首,也组织了阵容强大的代表团,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缅甸国家至上大禅师乌给萨琳达大长老,和曼德勒地区教委会主席和全国水金派主席欧达答西里阿毗旺萨,带领代表团积极参与此次交流。

通过佛教的跨国交流,佛教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深远影响得以展现,进一步巩固了佛教作为和平与友谊桥梁的角色,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与融合。此次活动不仅突出了佛教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也加深了各国佛教界之间的法谊,为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艺术的盛会,更是一场佛教智慧与生态文明的深度对话。通过全面展示佛教建筑、艺术、园林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多元内涵,进一步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全球传播与深度融合。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此次盛会既是对百花古寺千年沧桑历史的致敬,也是对其精神价值的再度发掘。今日的重光,不只是历史脉络的延续,更是文化生命的再生与升华。相信百花古寺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诸山大德的加持下、十方善信的护持下、社会贤达的扶持下,将成为心灵的归宿、文化的瑰宝、智慧的灯塔。

最后,祈愿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福泽万邦,普照十方;祝愿大家身心康泰、平安喜乐,六时吉祥、福慧增长!(文/广州市增城区百花古寺 图/果树)

 
 
 
标签: 佛教资讯
 
更多>同类佛教新闻

佛云网
佛云网:业务范围
佛云网:联系我们
  • 1Q Q:52761801
  • 2邮箱:52761801@qq.com
  • 3微信:52761801
  • 慈明
热点推荐:
佛教域名收藏 佛教网站建设开发 智慧寺庙 功德系统 线上客堂 佛教企业服务 佛教网络推广 佛教小程序开发 佛教app制作 佛教公众号维护 佛教新闻 佛教信息
佛云网是最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主要提供佛教网站建设,佛教小程序开发,佛教app开发,智慧寺庙,佛教软件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服务佛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